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025年7月1日起,央行征信服务收费正式执行新的标准,这一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次收费标准的变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基于一系列考量作出的决策,旨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近日,央行公布了2025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诸多关键数据为我们剖析当下金融市场态势、展望下半年走向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等多方面数据的深度分析,我们能够勾勒出一幅较为清晰的下半年金融市场发展图景。
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951.6亿元。国债发行14892.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794.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2184.1 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9022.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39.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7741.5亿元。
6月30日,北京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该行编制发布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也是第五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根据《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等制度要求,识别确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等12项重要性议题,严格遵循“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四支柱分析框架,就该行过去一年的可持续发展信息进行了规范披露。
6月28日下午,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共建 “两岸金融中心” 北京恳谈会在北京金融街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隆重举行,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亲临现场聆听中外金融专家的建议。这一恳谈会再度将厦门 “两岸金融中心” 建设推到公众视野中。那么,厦门究竟要建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中心呢?
近日,证监会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博动力,已退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
《实施方案》强调,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供给多层次、多样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持续提升覆盖面和可得性,推动降低综合成本,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6月27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1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512.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58.99万亿元,同比增长6.8%;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5.27万亿元,同比增长8.7%;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7.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6月27日在京召开。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金融系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自愿碳市场作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化手段,正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焦点。6月25日,正值全国低碳日,一场聚焦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的重要活动——2025全国低碳日 “国际自愿碳市场对话” 成功举办,而北京绿色交易所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引领着业内人士对我国参与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探讨。